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筑牢國家安全基石
2023-05-26 19:34 瀏覽人次:
“居安而念危,則終不危;操治而慮亂,則終不亂?!眹野踩菄野l(fā)展的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今年4月15日是我國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yǎng),夯實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fā)展格局的社會基礎?!?BR> 國家穩(wěn),天下穩(wěn);百姓安,天下安。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習近平總書記以宏闊的戰(zhàn)略思維和寬廣的世界眼光,深刻把握國家安全形勢發(fā)展變化新特點新趨勢,深入總結國家安全工作歷史經驗,創(chuàng)造性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明確“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要求“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強調“必須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樂不忘憂”……這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集中體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安全形勢的深刻洞察,深化和拓展了我們黨關于國家安全問題的理論視野和實踐領域,標志著我們黨對國家安全工作規(guī)律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為新時代做好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我們要從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的時代背景,以及總體國家安全的基本特征、發(fā)展演進、豐富內容等方面進一步學習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總體國家安全觀學深悟透,并貫徹落實到各項國家安全工作中。
要正確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時代背景??傮w國家安全觀的提出,既有國家安全研究的長期理論準備,也有時代背景下的歷史必然性??傮w國家安全觀的提出,既是我國發(fā)展與安全關系發(fā)生重要變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國家安全從政治軍事等傳統(tǒng)領域擴展到科技文化等非傳統(tǒng)領域的現(xiàn)實反映。當前,隨著國際關系和國際安全形勢的深刻變化,安全與發(fā)展的客觀關系也發(fā)生了變化,從而要求在國家大戰(zhàn)略即安全與發(fā)展關系上作出新的調整。正是這樣一種迫切的時代需要,使黨中央開始重新思考和調整安全與發(fā)展的關系,開始逐漸實行一種安全與發(fā)展并重的國家大戰(zhàn)略。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國家安全系列法律的實施、國家安全學學科的誕生,反映的正是安全與發(fā)展同樣突出的新形勢,體現(xiàn)的是把安全與發(fā)展置于同等重要地位的新戰(zhàn)略。
要準確認識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總體性”。在數千年人類文明史上,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在國家安全中一直處于最突出的地位。同時,政權的獲得與維護都倚重軍事武裝力量,伴隨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或武力較量,從而使軍事問題格外受到重視,也使得原本作為爭奪政治權力之強力手段的軍事力量轉化為一種安全主體,國家安全也由此無形中被簡化為政治安全和軍事安全。與此不同,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調“既重視傳統(tǒng)安全也重視非傳統(tǒng)安全”,強調“國家安全涵蓋領域十分廣泛”,從而把國家的各方面安全問題,包括交通、消防、危險化學品等領域的安全問題,都統(tǒng)合到了國家安全之中,使國家安全成為一個與國家發(fā)展相對應的大安全概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堅持系統(tǒng)思維,構建大安全格局”,明確和深化了總體國家安全觀內含的系統(tǒng)思維以及大安全概念、大安全格局。這種系統(tǒng)思維下的“國家安全”,是構成國家安全所有要素的安全,指向的是國家所有國民、所有領域、所有方面、所有層級的安全。
要深刻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人民性。2014年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將“人民安全”置于包括政治安全在內的所有國家安全要素的首位,強調國家安全工作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傮w國家安全觀的內容非常豐富,但只有“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國家安全核心價值觀,才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第一要義,是研究總體國家安全觀時需要首先把握的重要內容和特征。這種以人民安全、人民利益、人民安居樂業(yè)為最高價值取向的“人民安全觀”,是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和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在國家安全領域的鮮明呈現(xiàn),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在國家安全領域的深入貫徹,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理念的具體落實,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根本性制度在國家安全領域的生動體現(xiàn)。?。ㄗ髡邌挝唬褐泄矠I海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