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孫為頂) 今年以來,濱淮鎮(zhèn)著力“三個強化”,把握好關心和服務青少年的正確方向,開展好“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紅色文化、科技素養(yǎng)、結對幫扶、引領人生”系列活動,全方位關心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保障體系。由鎮(zhèn)黨委副書記牽頭,建立專門負責的工作專班,組織團委、婦聯(lián)、教育、公安、文化、衛(wèi)生等方面的“五老”人員成立關心下一代工作領導小組,27個村(社區(qū))都由黨總支書記兼任關工委主任,并選聘一名離任村(社區(qū))黨總支書記擔任專職主任,吸納30%的村離任“三大員”加入關工委組織。各中小學也相應成立關工委組織,形成鎮(zhèn)、村(社區(qū))、學校三結合的工作體系。同時,建立經(jīng)費保障機制,將關工工作經(jīng)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關工工作的辦公、交通、通訊、圖書資料等經(jīng)費需要。鎮(zhèn)黨委兩次專題研究關心下一代工作,聽取工作匯報,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強化陣地建設,建立“2+1+1”學習工作活動平臺。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基礎平臺,打造綜合性青少年教育實踐基地,設立關心下一代保護工作站、關工委辦公室和300平方米的學習活動會議室,配備了相應的辦公用品及多媒體設備。設立600多平方米的兒童樂園,按相關規(guī)定標準設立圖書閱覽、繪畫、歌舞、樂器、棋類、球類等活動室,實行實時開放,讓全鎮(zhèn)青少年學習活動有個好去處。建立一個2000多平方米千人大講堂,滿足各條線、組織為青少年舉辦學習報告會、演講會等大型活動的需求。
強化載體建設,建立鑄魂育人關愛工程。立足于“紅旗飄萬代、重在關心下一代”的工作理念,充分利用學雷鋒活動日、“五四”青年節(jié)、“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等重要節(jié)日,鎮(zhèn)、村(社區(qū))學校關工委聯(lián)合分期分批組織中小學生開展讀紅色書籍、講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等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銘記歷史、不忘國恥。并結合鎮(zhèn)特有的紅色基因,大力發(fā)揚光大劉玉龍、劉丙昌英雄烈士精神。組織青少年參觀紅色文化紀念館,舉辦愛心暑托班,開設課外“微”課堂,開展科普講堂、親子手工、戶外研學等學習活動,讓孩子和家長在一起分享學習心得、交流意見反饋,實現(xiàn)了家校共育。成立“齊護苗”志愿服務隊,實行“一幫一”幫扶活動,讓留守兒童享受有溫度、有力度的愛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