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吳科 梁建山) 隨著雨季來臨,防汛工作進入關鍵時期。為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洪澇災害,連日來,正紅鎮(zhèn)積極行動,多管齊下,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堤”,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
強化責任落實,完善防汛指揮體系。迅速成立了以鎮(zhèn)黨委書記為總指揮、鎮(zhèn)長為副總指揮的防汛抗旱指揮部,全面統(tǒng)籌協(xié)調全鎮(zhèn)防汛工作。指揮部成員涵蓋水利、應急、交通、電力等多個部門,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確保防汛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 。同時,鎮(zhèn)政府與各村(社區(qū))簽訂防汛工作責任狀,將防汛責任層層壓實到基層,構建起了全覆蓋、全閉環(huán)、全鏈條的責任體系。
深入排查隱患,確保不留死角。汛期到來前,組織力量對全鎮(zhèn)范圍內的水利設施、道路橋梁、地質災害隱患點等進行全面排查。工作人員對射陽河、篆河外圩堤防逐段檢查,查看是否存在滲漏、坍塌等隱患;對圩口閘逐一進行試開試關,確保關鍵時刻能夠正常運行;對泵站逐一試車,保障排澇能力。在排查過程中,共發(fā)現堤防隱患5處、病險圩口閘3座、病險排澇站8座。針對這些問題,鎮(zhèn)防汛抗旱指揮部立即下達整改通知,要求相關責任單位限期整改,并安排專人跟蹤督促,確保隱患整改到位。截至目前,所有排查出的隱患均已完成整改,為安全度汛奠定了堅實基礎。
充實物資儲備,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高度重視防汛物資儲備工作,提前謀劃,加大投入。對現有的防汛物資進行全面清理,淘汰腐變物資,并按照防汛預案要求,分別新增編織袋5萬只、木棍3萬根、鐵絲500公斤等防汛物資。同時,加強防汛物資管理,明確專人負責,建立物資出入庫登記制度,確保物資儲備充足、管理規(guī)范、調配有序。此外,組建了多支防汛搶險隊伍,包括農村基層群眾防汛搶險隊伍、防汛專業(yè)搶險隊伍以及專兼職應急搶險救援隊伍,總人數達500余人,并開展培訓和演練,熟練掌握各類防汛搶險技能,隨時準備投入到防汛救災工作中。
加強監(jiān)測預警,提高應急反應速度。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與氣象、水利等部門的溝通協(xié)作,建立了完善的監(jiān)測預警機制。通過短信、廣播、微信群等多種渠道,及時向群眾發(fā)布雨情、水情、汛情等信息,確保群眾能夠提前做好防范準備。同時,嚴格執(zhí)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要求值班人員堅守崗位,密切關注雨情、水情變化,及時收集、上報各類防汛信息。一旦發(fā)生險情,能夠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力量進行搶險救援,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廣泛宣傳動員,增強群眾防汛意識。為提高群眾的防汛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防汛宣傳教育活動。利用逢集日設立宣傳咨詢臺,向群眾發(fā)放防汛知識宣傳冊頁;組織志愿者深入各村(社區(qū)),通過召開村民會議、張貼標語等方式,宣傳防汛知識和避險常識;借助新媒體平臺,發(fā)布防汛科普視頻和信息,擴大宣傳覆蓋面。通過一系列宣傳活動,營造了全社會關心防汛、支持防汛、參與防汛的良好氛圍,增強了群眾的防汛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下一步,該鎮(zhèn)將繼續(xù)保持高度警惕,嚴格落實各項防汛措施,加強巡查值守,密切關注雨情、水情變化,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全力確保全鎮(zhèn)安全度汛。